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
更新时间:2018-02-05 10:52:06点击次数:2231次字号:T|T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的专项整治行动,齐齐哈尔市仍在稳步推进,为帮助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不受保健食品消费市场不法分子的各种引诱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忽悠”,富拉尔基区食安办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同时制作了《警惕保健食品宣传陷阱》宣传单。
1、“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3、“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4、“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如“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指出,人类肠胃如果每天定植高活性、高含量的双歧杆菌,那么人类将可以与肠胃病绝缘,人类寿命有望达到140岁。”等无法证实的虚假广告内容。
5、“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提示,消费者要警惕这五种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如果一旦遇到商家甜言蜜语的推销,老人尽可以说“自己做不了主”“回家商量”“问问子女”等理由推脱。
经营者有违规违法行为或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就应及时拔打投诉举报电话,若发现存在无证经营行为或产品质量问题请拔打12345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发现虚假宣传或虚假广告行为请拨打12315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发现经营者有欺诈行为请拔打110向公安部门举报。为避免老年人成为虚假保健食品广告的受害者,我们建议,子女和社会要多关心老人群体。特别是子女的关爱更是重要的保健品。要鼓励老人多参加科学的健康普及活动,以正确的方式养生、治病,做到常回家看看,不让老人感到孤单,多和老人沟通,帮助老人提高鉴别真伪的能力,避免轻信、误信虚假广告,让虚假宣传无机可乘。
富拉尔基区食安办同时做了以下工作来规范食品、保健食品市场。一是对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开展登记建档工作,完善监管企业信息,对企业资质、基本情况、主营产品、营销方式逐一登记并实施动态监管;二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未经许可和超范围销售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行为,违法销售药品的行为;三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会议营销、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四是检查保健食品宣传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是否含有虚假内容,是否涉及疾病预防、******功能等违法内容。
各监管所按照食品经营的风险等级监管的要求确定检查频次对企业开展检查。检查中未发现保健品经营企业存在未经许可、超范围销售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行为,也未发现以会议营销、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店内显著位置均已张贴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的警示标语。
本周共检查食品经营户22家,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执法车辆22台次,检查发现,保健食品未设专柜与普通食品混卖,经销商资质、台账记录不全,保健食品与赠品储存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已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严格规范了食品保健食品经营市场秩序。
(编辑:spxh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