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闻 ✪
杰克-德蒙西如何能从一名拳击手摇身一变成为曼哈顿一家门庭若市的餐馆老板,也许他也说不出为什么,只能耸耸肩,然后做出一脸的无辜状。
这位已经逝世的重量级拳王留下的不仅是拳坛上的精彩表现,他在百老汇的牛排店长盛不衰长达半个世纪。德蒙西出售的牛排其血淋淋的程度和他当年在赛场上凶猛的攻击有得一拼。每天,一波又一波的食客总是将餐馆挤得满满当当。
也许,德蒙西倒是应该出现在菜单上,因为他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那些美味佳肴。只要这位大老板在店堂里出现,找他签名、合影的总能排起长队。当然,这也成了德蒙西推销自己餐馆***有效的途径。
1974年,因为时代广场的格局变化,德蒙西在纽约的牛排店不得不关门。不过,他在新奥尔良等地的分店依旧是生意红火。
餐饮业在美国体育界可是个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共有200多家餐馆老板曾经或现在仍是职业运动员,这里头还不包括那些卖炸鸡翅或是热咖啡的小铺子。一般来说,只要找对了地方,有一个好厨师,口味不要太******,那么经营餐馆基本上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
玩转球场易 搞定厨房难
许多运动员都会在职业生涯的鼎盛时期投资餐饮业作为将来养老的一种手段。至于大家为何都如此偏爱油腻腻的厨房,原因可就是多种多样了。不过,做生意没有稳赚不赔的道理。德怀恩-韦德在篮球场上呼风唤雨,可他合伙经营的餐馆目前就不得不面临关门大吉的窘境。不是每个运动员都适合这项美食大赛。
滑翔机德莱克斯勒、杰梅因-奥尼尔还有布伦特-胡尔都曾在厨房里栽过跟头。“开饭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洋基队球员马里奥-里弗尔感叹道,他的烧烤店就在洋基主场不远处,“你每天都要花心思去打理它,否则生意好不了。”
他的同行,密尔沃基图谋者队球员杰夫-苏潘也同意这种看法。“如果你幻想着自己只要在吧台边坐上个把小时,那劝你还是早点收手吧。”除了日常比赛训练,苏潘每周耗在餐馆的时间长达40小时,“我也觉得自己是疯了。可我很享受这种感觉,这里就像是我第二个家。”
“绅士拳王” 运动员下海鼻祖
如今这些在砧板上实现宏伟蓝图的运动员***要感谢的应该是詹姆斯-科博特。这位生于19世纪的重量级拳王被称之为“吉姆绅士”。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餐饮业的翘楚。从纽约的咖啡馆起家,科博特不仅在这一竞争激烈的行业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和职棒运动员、酒肉朋友布兰克-查斯的斗殴事件让科博特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这也让拳击冠军一下子开窍了:想要生意好,绯闻越多越好。
随着科博特发家致富,开餐馆成了运动员的一种风尚。1949年,斯坦-穆夏尔(职棒明星)在圣路易斯开了一家牛排店。雷-罗宾逊(拳击手)则更大胆一点,直接进军夜总会行业。外号“金臂人”的乔尼-乌内塔斯(橄榄球明星)在巴尔的摩做了20多年的海鲜生意。
现在,随意翻开美国当地的一本生活指南,你会发现和体育沾亲带故的餐馆比比皆是。约翰-艾尔威、麦克-迪克塔、丹-舒拉,这些美国人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各个都有一家主题餐馆或是酒吧。比起老前辈科博特那个年代,如今这些功成名就的运动员思路更加明确。他们很清楚,顾客愿意花钱不光是冲着自己的名声,而是希望借此机会窥探一下******们的******到底是怎样的。毕竟,你一辈子能有多少机会看到普琼斯亲手用过的球棒,又或者是艾尔威在1998年超级碗上所佩戴的护具?
迈克尔-乔丹:经营牛排餐厅
在纽约范德比特大道23号,篮球飞人乔丹的牛排屋常年生意红火。据称,店里一份牛眼肉要价40多美元,人均消费不低,可前去捧场的顾客依然是络绎不绝。
瓦尔德内尔:经营北欧风格餐厅
动手赢不了中国球员,老瓦只好改用“动口”来征服球迷。2004年,这位瑞典名将在北京的餐厅维京锐点正式开业。******冠军的身份,再加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气,老瓦这家瑞典风味的餐馆引得不少食客慕名前来。
查尔斯-奥克利:经营火锅
在公牛队效力时,奥克利和乔丹可是铁哥们。退役之后,他也学起了老朋友投身餐营业。比起乔丹,奥克利可以专业不少。除了在迈阿密的南部海滩开了一家火锅店,他还创立了自己的烹饪节目《厨房里的奥克利》,经常邀请一些名人嘉宾来下厨。
约翰-戴利(高尔夫球明星):经营快餐店、酒吧
一眼就能看出,戴利经营的是一家体育主题餐馆。以开球距离著称的他曾因场外的各种新闻受到极大的关注。餐馆的内装饰基本上可以称为戴利的职业生涯回顾展。墙上挂满了他比赛时的照片还有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比赛用具。